• 北京健康咨询预约挂号平台
×

温馨提示

  1. 您确定要删除吗?

半数年轻人心脏踩红线

发布时间:2024-06-14 来源:网络
阅读:() 收藏

  “30岁的年龄,60岁的心脏”这并非年轻人的自嘲,而是真有不少人年纪轻轻心脏就不行了。近日,我国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两项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年轻人的首位死因,超过半数年轻人处于“心脏病前期”。
  年轻人急性心梗概率激增
  作为人类健康“头号杀手”,心血管疾病越来越“青睐”年轻人。参与此次研究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博士后张倍健、赵刚等人对“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全球心血管疾病病例5.23亿,死亡1860人。其中,15~44岁年轻人的新发病例570万,死亡病例76.1万,伤残调整寿命年(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达4540万人年。1990年~2019年,全球年轻人的心血管疾病患病和死亡人数分别增加了45.5%和21.6%,增长十分迅速。
  研究还发现,与年轻人相关的21种死因中,心血管疾病排名第一,伤残调整寿命年位列第五。张倍健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20多年前,医生在门诊遇到年轻患者时,都不太考虑心脏问题。而今,15~44岁年轻心脏病患者占比高达20%。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了心梗、心绞痛、房颤等严重心脏病,我曾经遇到过一位年仅17岁的心梗患者,很遗憾没能抢救回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1990年~2022年,我国25~45岁的年轻人群患急性冠心病(主要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猛增30%左右。
  在心血管事件发生前,不少年轻人已经处于“心脏病前期”。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学者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美国81.8%的20~44岁年轻人处于“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简称CKM综合征)”的早期、中期或晚期阶段。CKM综合征是美国心脏协会提出的概念,是一种由肥胖、糖尿病、慢性肾病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病理生理相互作用导致的全身性疾病。大致分为5期:0期属健康人群;1期有过度或异常的脂肪积累;2期存在代谢危险因素和肾脏疾病;3期罹患CKM综合征合并亚临床心血管疾病;4期罹患CKM综合征合并临床心血管病。总体来看,约26%的美国年轻人属于1期,49%属于2期,5.4%属于3期,9.2%属于4期。
  “CKM综合征1、2期皆属于‘心脏病前期’,3、4期则已经是心脏病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赵刚表示,心脏病是由于心脏血管出现堵塞、狭窄,导致心肌供血能力下降,进而出现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心衰等临床症候群。“心脏病前期”是指有早期症状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但尚未达到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标准。这些早期症状包括心前区偶发性疼痛、胸闷、心悸、乏力、头晕等,“出现这些症状时,已经处于早期迈向进展期的阶段了,必须及时干预。”赵刚说。
  心脏防线如何一步步失守
  老年人就像一台年久失修的车辆,在老化中功能渐渐“失灵”。年轻人全身器官处于最佳状态,在疾病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或能耐受而不被关注。但心脏如同发动机,“小毛病”阶段虽不影响正常驾驶,却埋下了安全隐患,随着持续不断的磨损,“小毛病”最终磨成“大问题”。那年轻人是如何从心脏病前期一步步发展到心脏病的呢?
  “CKM综合征从0期到4期的发展详细地展示了心脏的损伤历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周鹍表示,0期是健康人,即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均正常,但随着年龄增长,长期不健康生活方式使得身体逐渐进入到CKM综合征1期,即心脏病前期的起始阶段。这时会超重肥胖(BMI≥23)、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或糖尿病前期(糖化血红蛋白5.7%~6.5%或空腹血糖6.1~7.0毫摩尔/升)。
  周鹍指出,肥胖、糖尿病前期等异常状态会进一步发展成“三高”等代谢疾病,损伤肾脏等靶器官,这时进入到CKM综合征2期,即存在代谢风险因素和中高危慢性肾病。随着危险因素累积,进展到CKM综合征3期,即亚临床心血管疾病或极高危慢性肾病。疾病再次进展,逐渐出现冠心病、心绞痛等,即进展到CKM综合征4期。这个阶段,有的人可能已经发生过心梗、脑卒中、心衰,或伴有外周动脉疾病。
  张倍健认为,年轻人迈入“心脏病前期”,与不健康生活方式有关。首先,饮食结构不合理。年轻人常吃外卖、快餐,油盐摄入量高,水果、豆类、全谷物吃得少,这些都是引发肥胖和“三高”的“元凶”。其次,身体活动不足。长时间工作久坐,加上便捷的交通方式,心血管弹性变差。再次,严重缺觉。《中国睡眠大数据报告》显示,44%的19~25岁青年熬夜至零点之后,上班族熬夜加班更是常态。最后,年轻人最爱的奶茶、可乐等甜饮料的糖分会增加心血管炎症,加重心脏负担。
  吸烟和空气污染也是年轻人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烟民超过3亿,15岁及以上吸烟率为 26.6%。烟草含有致癌成分,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诱发心梗。空气污染反映了年轻人面临诸多不良环境风险,研究显示,PM2.5浓度每升高10微克/立方米,每天心血管死亡率上升0.55%。
  呵护心脏越早干预越好
  “和老年人相比,年轻人的心脏病易被忽视。”张倍健表示,一方面,很多年轻人的心脏病症状并不典型,早期几乎没有任何不适。另一方面,年轻人“心脏病前期”的症状常被误认为压力大等精神心理因素所致,被忽视甚至误诊。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年轻人心梗事件频发,起病急,多数没有先兆不适,死亡率高,亟需更多重视。
  在周鹍看来,年轻人正处于职业发展、接受高等教育、建立人际关系,有的还处于养育后代等人生关键阶段,如果心脏病没有得到及时管理,将在老年期变得更加棘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周鹍呼吁,呵护心脏健康,越早干预越好,建议年轻人做好以下几点:
  1.电子烟也要戒。约70%~90%的年轻急性心梗患者有吸烟史。除了香烟,一些电子烟成分不明,对人体的危害难以预料,更要远离。
  2.饮食丰富多样。三餐规律进食,少吃夜宵。实在要点外卖时,尽量选择蒸煮、清炒等清淡菜肴,主食选择五谷杂粮,饮品选择茶饮、豆浆等。
  3.学会碎片运动。利用好课间、工间、上下班后,增加锻炼时间。每工作1小时起来活动5分钟。下班后提前一站下车,步行回家。
  4.坚持定期体检。18~25岁每两年体检一次,25~35岁每年体检一次,有“三高”等基础病或高危因素的年轻人,定期监测指标,了解慢病进展。
  5.不熬夜、心态好。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如果长期失眠、感到压力无法排解,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专家提醒,如果突然胸痛、胸闷(疼痛多表现为压榨性、紧缩样、压迫感)、坐立不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应立即就医,排查急性心梗可能。
  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 周 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临床博士后 张倍健 □副主任医师 赵 刚
  本报记者 张健
 
(文字来源:https://www.lifetimes.cn/article/4IBjfylpMX4)
(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https://qiye-dl.58pic.com/44494589.html)

相关热词搜索:半数年轻人心脏踩红线

上一篇:想降血压?打打太极 下一篇:改善生活方式,预防血管钙化(名医讲堂)

皮肤病会诊中心

相关医生更多>>  

相关视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