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健康咨询预约挂号平台
×

温馨提示

  1. 您确定要删除吗?

很多胆囊被白白切掉了

发布时间:2024-10-18 来源:网络
阅读:() 收藏

  胆囊息肉是一种很常见的胆囊疾病,发病率5%~10%,仅次于胆囊结石,且呈逐年升高态势。目前,为防止息肉恶变,医生通常会建议大于1厘米的息肉都采取切除胆囊的方法治疗。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导致90%可继续观察或保留胆囊的患者失去了胆囊功能,令人惋惜。
  胆囊息肉是一种发生于胆囊壁的增生性疾病,其中90%以上为胆固醇性息肉。这是胆囊壁的上皮细胞吞噬了胆汁中的胆固醇颗粒,引起上皮细胞涨大,并不是真正的息肉,医学上又称假性息肉。真性息肉则包括腺瘤样息肉、炎性息肉等,占胆囊隆起型疾病的比例不到10%,其中恶性息肉(胆囊癌)仅占0.5%。因为两类息肉在手术前无法分辨,故统称为胆囊息肉。但统计数据显示,胆固醇性息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恶变病例,可以说基本上不恶变,也不影响胆囊功能,对人的健康几乎没有影响。腺瘤样息肉等真性息肉则有恶变风险,需要及时治疗。
  胆囊息肉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只能做B超、CT、核磁等影像检查来发现,但是这些检查均无法确定胆囊息肉的性质,只有病理检查才是诊断金标准。目前,临床医生大多仍以胆囊息肉直径大于1厘米作为行胆囊切除术的主要指征,目的主要是为了预防癌变,避免胆囊癌漏诊。在此标准下,大量良性胆囊息肉,特别是胆固醇性息肉患者被切除胆囊,并因此承担了很多不必要的后果,如术后消化功能紊乱等并发症,身体、精神上的痛苦和焦虑等。于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胆囊息肉的手术切除治疗策略持慎重态度。
  胆囊相当于人体的化工厂,把肝脏产生的生胆汁加工成为适合人体需要的熟胆汁去消化食物。胆囊还具有免疫功能,增加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如果没有了胆囊,首先是患胆管结石的风险增加;其次是会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食道炎,部分病人会长期腹泻;最后还会增加大肠癌的风险。此外,肠道菌群也会发生变化,导致消化功能障碍。
  如果发现胆囊息肉,患者该怎么办?首先建议到正规医院的外科去治疗。目前,对小于5毫米的胆囊息肉,医学上建议密切观察,每3~6个月行一次B超检查,若发现息肉长大则及时治疗。大于5毫米的胆囊息肉,建议行微创保胆囊取息肉手术。该手术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胆道镜技术,用微创的方法进入胆囊,在胆道镜的直观下只切除息肉,不切除胆囊。切下的息肉在手术台上快速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息肉的性质,若是恶性的,就及时切除胆囊。这种治疗方法既及时切除了息肉,又保留了人体的重要器官——胆囊。
  目前,胆囊息肉的病因尚不明确。现代研究表明可能与长期高胆固醇饮食及乙肝病毒感染有关。因此,预防胆囊息肉,建议大家日常做好两点:1.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尽量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可适当多吃银耳、香菇等菌类及绿色蔬菜。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注意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胆石病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刘京山
 
(文字来源:https://www.lifetimes.cn/article/4JpmPtSfPR4)
(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https://qiye-dl.58pic.com/33754042.html)

相关热词搜索:很多胆囊被白白切掉了

上一篇:专家提醒: 自行服用保健品,小心伤肝 下一篇:得了肝硬化日常咋护理

皮肤病会诊中心

相关医生更多>>  

相关视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