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疾病咨询预约挂号平台
- 概 述
点击( ) 收藏 迷路炎即内耳炎,为耳部感染侵入内耳骨迷路或膜迷路所致,是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较常见的并发症。按病变范围及病程变化可分为局限性迷路炎、浆液性迷路炎和化脓性迷路炎三类。
- 临床表现
1、局限性迷路炎
阵发性或激发性眩晕,偶伴恶心、呕吐、眩晕,多在快速转身、屈体、行车、耳内操作(如挖耳、洗耳等、,压迫耳屏或擤鼻时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中耳乳突炎急性发作期症状加重。眩晕发作时可见自发性眼震,方向偏向患侧,多是患侧迷路处于刺激状态所致。听力减退、耳聋的性质和程度与中耳炎病变程度一致,瘘管位于鼓岬者呈混合性聋。
2、浆液性迷路炎
眩晕、恶心、呕吐、平衡失调为本病的主要症状,患者喜卧向患侧(眼震快相侧、,起立时向健侧倾倒。眼震为水平—旋转性,患侧迷路处于兴奋、激惹状态,故眼震快相向患侧。晚期患侧迷路功能明显减退,眼震快相指向健侧,前庭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瘘管试验可为阳性。听力明显减退,为感音性聋,但未全聋。可有耳深部疼痛。
3、化脓性迷路炎
眩晕、自觉外物或自身旋转、恶心、呕吐频繁、患者闭目,卷缩侧卧于眼震快相侧,不敢活动,平衡失调。耳鸣、患耳全聋。自发性眼震,快相向健侧,强度较大,躯干向眼震慢相侧倾倒,—旦眼震快相从健侧转向患侧时,应警惕有颅内并发症的可能。体温一般不高,若有发热、头痛,同时伴脑脊液变化(如白细胞增多、脑脊液压力增高者、,示感染向颅内扩散。因迷路已破坏,故瘘管试验阴性。
- 检查诊断
1、冷热变温试验
前庭功能部分或完全性丧失,有时呈向健侧优势偏向。
2、血象
急性期内血象白细胞可增多。
3、其他检查
耳蜗电图、耳部检查、耳镜检查法、耳鼻咽喉CT检查。
- 治 疗
1、局限性迷路炎
a、药物治疗 发作期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如抗生素加适量地塞米松静脉滴注。适当的应用镇静剂,注意休息等。
b、抗生素治疗 在足量抗生素(诺氟沙星、头孢唑啉钠、控制下行乳突手术。术中应在手术显微镜下仔细检查外半规管隆凸及鼓室内侧壁,以发现瘘管。清除病变时,不宜扰动瘘管内的纤维结缔组织,以免感染扩散,引起弥漫性迷路炎。病变清除后可用颞筋膜覆盖瘘口。瘘口较大时,可选用适当大小的健康碎骨片嵌顿于瘘口,上覆颞筋膜。
2、浆液性迷路炎
a、全身抗感染治疗 并发于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者,应在足量抗生素控制下行乳突手术,迷路无须开放。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所致浆液性迷路炎,应以全身抗感染治疗为主,必要时行单纯乳突切开术。
b、对症治疗 如安定、镇静。呕吐频繁时应适当输液,并用适量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化脓性迷路炎化脓菌侵入内耳,引起迷路弥漫性化脓病变,称化脓性迷路炎。本病内耳终器被破坏,功能全部丧失。感染可继续向颅内扩散,引起颅内并发症。
3、化脓性迷路炎
a、抗生素 大量抗生素控制下立即行乳突手术。
b、手术 疑有颅内并发症时,应急行乳突手术,并切开迷路,以利引流。
c、补液 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
- 预防预后
本病是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较常见的并发症,故积极治疗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是预防本病关键,本病患者需住院抗炎,对症支持及手术治疗,彻底清除病源,局限性迷路炎如内耳功能正常,则不刮除履盖迷路瘘管的胆脂瘤上皮,以免发生迷路急性化脓性感染:如手术中开放了瘘管,则应以筋膜或静脉片等封闭之,弥漫性化脓性迷路炎施行迷路凿开术,以防颅内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