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疾病咨询预约挂号平台
- 概 述
点击( ) 收藏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以乳腺小叶小导管及末端导管高度扩张形成的囊肿为特征,伴有乳腺结构不良病变的疾病又称慢性囊性乳腺病、囊肿性脱皮性乳腺增生病、纤维囊性乳腺病等。与单纯性乳腺增生相比较,该病乳腺增生与不典型增生共存,存在恶变的危险,是区别所在,应视为癌前病变。
- 临床表现
1、肿块
乳腺内肿块常为主要症状,可发生一侧乳腺,也可发生于两侧乳腺,但以左侧乳腺较为显著。肿块可单发也可为多个,其形状不一,可为单一结节,亦可为多个结节状单一结节常呈球形、边界不甚清楚,可自由推动,有囊性感;多个结节常累及双乳或全乳,结节大小不等,囊肿活动往往受限,硬度中等有韧性,其中较大的囊肿位于近表面时常可触及囊性感。根据肿块分布的范围可分为弥漫型,即肿块分布于整个乳腺内;或混合型,即几种不同形态的肿块,如片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散在于全乳。
2、乳痛
本病乳痛多不明显,且与月经周期的关系也不密切,偶有多种表现的疼痛如隐痛、刺痛、胸背痛和上肢痛。有的患者在愁闷、忧伤心情不畅,以及劳累、天气不好时,肿块变大、变硬、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或情绪好转后肿块变软、变小。临床经验提示有此变化者多为良性。若肿块增大迅速且质地坚硬者提示恶变可能。
3、乳头溢液
5%~15%的患者可有乳头溢液,多为自发性乳头排液。常为草黄色浆液棕色浆液、浆液血性或血性溢液。如果溢液为浆液血性或血性时往往标志着有乳管内乳头状瘤。
- 检查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所见,一般能做出临床诊断如有疑问时可行有关辅助检查,协助诊断。
- 治 疗
1、激素治疗
中药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激素治疗,通过激素水平的调整,达到治疗的目的。常用的药物有黄体酮,以增生腺体检测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口服他莫昔芬(三苯氧胺),激素疗法不宜长期应用,以免造成月经失调等不良反应。
2、手术治疗
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疗效不明显,肿块增多、增大质地坚实者;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见导管上皮细胞增生活跃,并有不典型增生者;年龄在40岁以上,有乳癌家族史者,宜选择手术治疗。
根据病变范围大小,肿块多少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肿块切除肿块类或属于癌高发家庭成员,肿块直径<3cm者,可行包括部分正常组织在内的肿块切除。
乳腺区段切除术病变仅限于某局部病理结果示有上皮细胞高度增生、间变,年龄在40岁以上者,可行乳腺区段切除。
经皮下乳腺单纯切除术有高度上皮细胞增生,且家族中有同类病史,尤其是一级亲属有乳腺癌者,年龄在45岁以上应行乳腺单纯切除术。
乳腺根治术35岁以下的不同类型的中等硬度的孤立肿块,长期治疗时好时坏,应行多点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阳性者应行乳腺根治术。阴性者可行肿块切除送病理,根据病理结果追加手术范围。
- 预防预后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癌前病变,在诊断和治疗后应给予严密的监测:每月1次的乳房自我检查;每年1次的乳腺X线摄影;每4~6个月1次的临床乳房检查等,对每1个患者建立一套完整的随访监测计划,在临床实践中,努力探索更有价值的诊治技术,提高对癌前疾病恶性倾向的预测,以利早期发现乳腺癌。
1、定期体检:
由于腺囊性增生病是癌前病变,在诊断和治疗后应给予严密的监测:每月1次的乳房自我检查;每年1次的乳腺X线摄影;每4~6个月1次的临床乳房检查 等。对每1个患者建立一套完整的随访监测计划。在临床实践中,努力探索更有价值的诊治技术,提高对癌前疾病恶性倾向的预测,以利早期发现乳腺癌。
2、注意个人卫生:
特别是经期和产褥期乳房的卫生。不穿过紧的胸围,经常清洁乳头,防止感染。
3、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注意劳逸结合,多参加体育锻炼,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