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疾病咨询预约挂号平台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

别名: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

概       述
点击(  ) 收藏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活力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腔以外部位的异常生长。身体的任何部位均有可能发生,但绝大数病变局限于盆腔。子宫内膜组织离开子宫侵犯直肠所致的病理状态,即为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该症生长缓慢容易蔓延。

临床表现

   1、月经异常

  约80%病人有月经异常,主要表现为痛经、经量过多或月经不规则。①痛经:呈继发性,即在初潮若干年后出现痛经,逐年加重,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腿部,经前一天最严重,经期过后疼痛完全消失。疼痛主要是由于异位子宫内膜在经期前水肿、经期出血、刺激或牵拉周围组织所至。②经量过多或月经不规则与卵巢间质受到子宫内膜的侵犯破坏、卵巢周围重度粘连不能排卵、卵巢激素分泌失调等有关。

  2、性交痛

  经前较为明显,多位于阴道深部。病人因此拒绝性生活、性冷淡,受孕机会减少。这可能与性交中触动子宫颈使子宫移动,刺激充血的盆腔腹膜有关。

  3、不育

  有30%50%病人有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30%50%不育病人腹腔镜检查见到异位病灶。不育与输卵管梗阻、排卵障碍、配子或受精卵运送障碍、卵巢组织挤压、黄体功能不足、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卵泡成熟及卵子受精障碍、着床障碍、存在危害配子的输卵管及腹腔内微环境等因素有关。

  4、肠道症状

  结直肠受累初期可有排便痛、腹部不适、腹泻等肠道症状,病灶较大或侵入肠黏膜时可出现便秘、血便等症状。多呈周期性,经前1天或经期加重,有时便血无周期。晚期病人可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

 

检查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病、多发病。凡遇到不育、痛经的病人均应想到该病。下列症状和体征应高度怀疑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

  1、伴有痛经、性交痛的肠道症状,如进行性便秘、下腹痛;

  2、出现周期性便血,不完全性肠梗阻;

  3、肠道肿块位于黏膜外或月经期后肿块缩小;

  4、术中意外发现邻近盆腔的肠道肿块。

  5、妇科检查拟诊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出现肠道症状。确诊需行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和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治       疗

  1、西药治疗

  药物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促进生育功能。适用于:①年轻有生育要求的轻度病人;②已有子女的中重度病人;③输尿管、膀胱、肠道等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估计手术困难者;④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⑤手术后复发的治疗。

  a、假绝经疗法 适用于轻中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明显或不孕病人,也可用于保守手术前药物准备。

  b、假孕疗法 ①孕激素 长期应用孕激素模拟孕期内分泌变化,使异位内膜出现蜕膜样变、局限性坏死和腺体萎缩消退。因疗效短暂、妊娠率低、复发率高、副反应重,目前已少用,仅作为其他药物不能接受时的二线药物。②孕三烯酮 为19-去甲睾酮衍生物。一方面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使LH、FSH下降,抑制卵巢功能,导致血雌激素、孕酮水平降低;另一方面直接抑制子宫内膜及异位病灶,导致闭经及异位病灶细胞的失活退化。

  c、高效孕酮类药物 对痛经明显而病变较轻的无生育要求者或未婚女性适用。常用者有炔诺酮(妇康片)、醋酸甲地孕酮等。

  d、雄激素 有抗雌激素作用,小剂量疗法可缓解痛经而不抑制排卵。常用甲睾酮(甲基睾丸素舌下口服。

  e、他莫昔芬是非类固醇的抗雌激素复合物,通过进入靶细胞并与雌激素竞争性地结合细胞核内的雌激素受体蛋白,从而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

  2、手术治疗

  a、镜激光疗法 用C02激光烧灼病灶,分离粘连,切割内膜囊肿。

  b、剖腹手术 小种植病灶可行肿块切除。浅层病灶无需切开黏膜,但这种黏膜下层切除时失血量大,复发可能性也大。深及肌层的病灶则需切除黏膜。大病灶需行肠切除术,如直肠低位前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回盲部结肠切除术、直肠前壁盘状切除术。

 

预防预后

  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复杂,甚至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因此,在现阶段尚不能完全防止此症的发生,但如医务人员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则有可能降低此症的发病率。

  1.对可能导致经血倒流的各种妇科情况,如重度子宫后倾,生殖道下段闭锁或狭窄,采取适当措施加以纠正。

  2.尽可能防止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避免在月经即将来潮前做输卵管通气检查术,以及对子宫后倾者做徒手复位术,以防止子宫内膜碎屑经输卵管被推送到盆腔,尽可能不采用剖宫取胎术作为终止中期妊娠的方法,而代之以药物引产,尽量不以人工流产作为节育措施,而采用安放宫内节育器或服用避孕药等方法,做剖宫产术时宜用纱布保护腹壁切口,防止子宫内膜碎屑植入腹壁组织,在缝合腹膜后,用生理盐水洗净腹壁伤口,再分层缝合。

×

温馨提示

  1. 您确定要删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