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动作多,是多动还是抽动?
孩子挤眉弄眼,甩手耸肩,小动作多得气人,上课时老师也管不住。等到医生诊断出“
抽动症”的时候,家长总是会再问一句:这和多动症有关系吗?
正 解
多动症是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的缺陷,同时可能伴有多动冲动行为。学习时小动作比较多,但这些小动作一般不像抽动症那样“奇形怪状”只是动得多(甚至很多多动症孩子只是注意力难以集中,根本就不多动),但没有令人反感的“抽动”。
当然,抽动症是指抽动障碍,孩子也常因为不自觉动作多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
两者的治疗也完全不同。
2、一时抽,治不好?
患抽动症的孩子时有反复,又被告知是一种与心理有关的障碍,家长有时就会很绝望,以为这是一种终生性疾病,要治疗一辈子。
正 解
抽动症确切地说是一种运动障碍,它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家庭教育、遗传、过敏、心理等都与之有关。但近年研究认为,这属于发育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孩子的病情会有逐渐缓解的趋势。大约50%的孩子青春期过后,抽动症状会自然缓解;25%的孩子没有完全缓解,但抽动症状明显减轻,基本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只剩下25%的孩子,抽动症状可能会迁延到成年。
3、孩子会越来越自卑
当得知孩子患的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时,家长总会焦虑,家庭里更是经常吵架磨擦不断,孩子心理创伤大,怎不心伤?
正 解
如前所述,抽动症往往是伴随儿童发育而来,随着年龄增长,病情大部分会自然缓解。实际上,大多数抽动症孩子发病时,症状并不很剧烈,多表现为眨眼、挤眉、吸鼻、撅嘴、张口、伸舌、点头等。当病情进展,抽动也会逐渐多样化,如出现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甩手等。只有很小部分病儿会出现尖叫或秽语等发声动作,而这一般都是因为有明显的诱因促使其突然加重,如感冒、情绪不佳等。
这些表现的确让人反感,但不会对孩子的智力造成影响,但是心理方面需要疏导。孩子可以正常活动、学习和工作,家长先要放宽心,陪孩子共同面对。
当然,症状频繁出现,孩子形象受损,会因此影响他的人际关系和自信心、自尊心,形成孤僻、冷漠、怯懦的性格,进而影响孩子的一生。从这个角度说,抽动症是一定要干预治疗的。
如果不进行治疗,疾病对孩子身体的困扰将是一个问题。孩子那些异于常人的行为,会使他的性格、情感、人格、社会功能等成长受阻,这才是更让人担心的。
(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https://qiye-dl.58pic.com/41610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