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父母来讲,承认子女患有
抑郁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父母看来孩子被长辈捧在手心,没有经济压力、无需面对社会的毒打,与其说是抑郁症,倒不如说是“心理脆弱”和“青春期叛逆”。
事实并非如此。
据相关调查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接近成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41%抑郁症曾因抑郁休学。
抑郁症已经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疾病之一。
隐藏在青春后的阴霾
在青少年时期,个体正经历着快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这一时期的抑郁症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还可能对他们的学习、社交和总体发展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
虽然轻度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预后良好,90%患者在1~2年内可自行缓解。但若不加以干预,抑郁症可能加重并持续。
因此早期识别、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出现抑郁症往往有以下4个线索。
01生活事件线索
生活、学习环境改变,导致人际关系、学业压力增加,都可能让孩子出现适应困难。
02行为线索
外表改变,如穿衣突然变得灰暗、发型的过大变化;交际改变,如不愿意去接触他人、总觉得自己不够好;行为异常,如把自己心爱的东西交予他人。这些行为一般较隐蔽,不易被发现,且经常被定义为“内向”而被忽略。
03情绪线索
紧张、敏感、过度解读别人、过度解读某件事情、过度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有冲动行为,如自伤、摔东西。
04躯体线索
情绪躯体化表现更明显,即孩子的异常情绪通过躯体不适表现出来,比如疼痛、乏力、食欲不好,睡眠差、体重减轻等。
从抑郁中重获新生
防治青少年抑郁症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必须有正规的治疗、定期的复诊观察,从家庭环境到学习环境都需要全面调整。如果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有可能使他们成年后不再复发,从根本上减少抑郁症发病率。
(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https://qiye-dl.58pic.com/50550055.html)